2009年3月16日 星期一

以水為師


繼先前「上善若水」、「水的啟示」的分享之後,這次再以「以水為師」為題和各位讀者分享近來個人閱讀到的一篇好故事,或許可以和前兩篇做呼應,也或許是一篇發人省思的小品。該則故事陳述如下:
一個年輕人,基於「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的鬱悒心態,終日深覺自已過得十分不快樂,周圍的朋友見他如此,亦十分熱心的提供各種各樣快樂的秘方,或者推薦知名的心理醫生給他,無非就是希望可以轉變、改善年輕人的心情,但始終未能奏效。
經過好長一段時間的折騰,這位年輕人認為自已的憂鬱症狀已然絕望,索性放棄尋訪名醫,反而一個人找到了一處悠靜的深山,打算將自已放逐於山川田野與道士之間,就此終老一生。有一天,正當這位年輕人皺著眉頭沿著一處山澗步行而上,雙眼的餘光驀然發現有一位中年道士坐在溪水中的一塊大岩石上。
「在這人跡罕至的深山裡,怎麼還會有人呢?」年輕人驚訝的打量著那位中年道士,仔細觀察之下,卻使得這位年輕人更覺驚奇。他發現坐在溪中岩石上的那位道士眉宇之間充滿著慈愛安祥的神色,眼光極為柔和望著那潺潺的流水,甚至全身上下都散發著一種令人感覺安穩、愉悅的非凡氣質。
年輕人沉下心想了一想,認為一直困惑自已的問題,也許可以從此人的身上獲得答案,當下便衝口而出的叫道:「您好,這位先生,您的眉宇之間似乎有著一種無比的穩健和充實感,為什麼您可以看起來如此的喜悅呢?」這位中年道士絲毫沒有被這個突如奇來的招呼嚇到,反應更是沉穩,他轉過頭來看了看這位年輕人,眼神之中充滿著智慧地回答道:「想要讓自已的心靈平靜、獲得無限快樂,就要先懂得「以水為師」…。」
年輕人不懂為什麼平淡無奇的水,可以發揮如此神奇的效能,接著又開口提出心中的疑問。道士開始告訴年輕人其中的奧秘哲思:「水…是萬物的根源,充滿無限的生命與可能。水…不是固定形態,能隨方就圓,可依任何容器改變它的外形,深諳圓融之道。水…又利於萬物而不居功,為善而不欲人知。水…還能潔淨萬物,卻不與之同流合污;藉由三態變化,永遠保持純真本性而不變。水…看似柔弱無比,但卻是大自然中最強大的力量之一。水,服從自然法則,哪裡卑下就往哪裡去,擁有謙沖的美德。」
所以上善若水,人若能學習水的本質,便能深造自身的德性,就如同有一股活泉流過自已的心靈一般,能夠透過了解它、學習它來洗滌自心一切的傷痛、怨懟、消極。或許有些時候,我們還是需要暫時的卸下那沒有意義的面具,好比除去衣物入浴一樣,放下所有外相、外表上剛強的造作,愉悅的接受那個原始的本我~靈性清明的本我,以至於讓「水」成為自已的老師。
人為什麼時常會不快樂呢?常常就是因為無法提起更多的自信心,讓自已的生命創造更多的可能;常常就是因為無法放下那個頑固、執著的自我,心靈僵固靈活不了,雖看似活人,實際上卻有個像石頭的腦袋;也常常就是事事想表現自我來滿足自已無窮盡的慾望,慾望無邊的話,當然煩腦就無窮無盡了;更無法讓自已從污濁的塵世間脫離,總是活在他人的觀感之下,生命所表現的不是真正的自我,而是想要符合他人眼中那個完美自我、鏡中自我,如此不只是累了自已,當然也得不到快樂;人總是想要表現的比他人剛強,孰不知柔中帶強才是真正的強者,剛強總是容易讓自已受傷;甚至我們所最需要學習的就是水的謙德,它總是往下流、尋下處、居下地,雖然對天地有著無比的貢獻,但不自傲、不自高,一直往下追尋適合生存的地方。俗話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們個人所能擁有的才華就算再洋溢,但也要明白自已的不足,不應太過於自豪,學習謙卑、低心下氣才是為人應有的美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