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了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羅致政教授的一堂課,他是個名人,曾經在公共電視頻到就看過他所主持的國際新聞節目了,今天真正聆聽到他的演講才體會到一件事,要當名人果然也需要一張名嘴,他的口才果然了得呀!他讓一場本來被安排在下午會讓大家盡情「夢周公」的時間變得很有趣,而且滿堂的笑聲打破了演講場合常常出現的沉悶。今天的演講主題是有關國際關係和國際現勢的課題,對於我們這些即將踏上異國的外交替代役男而言,它是個重要的,並且是必要的知識,特別是我們所代表的國家「台灣」。台灣處境真的非常的特殊,它是個國家,但又不被大部分的國家所承認;它有一群對世界充滿責任感的國民,但他們卻時常被國際社會忽略;它充滿了活力,但卻又礙於政治因素而無法獲得適當的伸展。這是我們的無奈,但我們不能看輕我們自已,在這種情況當中更是我們該do something的時候,只有看輕自已的人才會讓別人看輕,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
今天上了一個很大的題目,他告訴我們在地化不等於是不去追求國際化,而台灣的國際化都已經被局限在泛中國化的思維當中,而不是真正的國際化。我們心中的世界地圖都只想跟中國進行比較,雖然比下來我們還是強了很多(無論是在科技、人文素養等等方面),但世界何其大呀?為什麼台灣一定要和中國比呢?國際化不等於是中國化,而是還要再向海洋的另外一邊繼續思維,我們要前進的世界很寬廣,一方面要台灣本土思維應有的道德倫理堅持來站穩自已在這個世界的地位,也從這樣的位置角度來觀看世界,多元的看…多角的看,當然也必然是要從世界各種各樣的角度來反觀台灣,所以我們要走出去,走出去看看、了解人家所認識的台灣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認識?如何去污名而存公義?這就是我們身為台灣時代青年所應該去實踐的,而不是一昧的貶低自已、矮化自已,沒有勇氣面對這個真正的自已。
我們看事情很多都是從自已小小的眼界來看的,比如說:我們會到非洲去是提倡節育,但節育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很無奈的事,因為他們的小孩一出生就必需面對可能導致他們死亡的許多因素,所以他們生多是為了預防絕種的萬一。但我們卻是去那邊要他們節育!!!反省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再自我改造的力量,人類如果都能夠反省到自已的不足,那麼就會減少更多弱肉強食的硬性力量在這個世界,而是有如我們台灣所派遣出去的這些國際合作組織所組成的人道關懷、救助的軟性力量來促成第三世界的進步與生存平等機會,這樣的力量當中有自我反省也有自我改造,當然也就不再會以強勢的知識霸權來強迫非洲的黑人節育了,更會有的就是一種同理心。
人類應該關懷的議題應該更加的多元化,而不是只有政治、經濟,這世界還有很多的議題可以被討論,我們應該要找尋對的方法來一步步改變這個世界,我想…不要把世界想的太大,它就是你我身邊、週遭的一切而已,發揮小我的創造力或許就真的可以去改變一個原本沒有人關心的世界,而讓它擁有自已的笑聲和燦爛的笑容。總之,打開我們的眼界和心胸去品味這個世界,用更遠更有深度的觀點來成長自已的知識和能力,最後雖然說自已會成長,但社會多了這麼一群有理想的人,想必也會更充滿著希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