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原本一早要出門時,團長順道要將剛接受捐贈的prado開到技術團申請掛牌,不過才要發動車就發現完全沒電,根本沒辦法發動,連個電流的聲音都沒有,猜測其原因或許是與防盜器漏電有關,不過這僅僅只是猜測,還沒有請葉伯確定過。
為了讓這部車能夠發動,我們一群人走到停車的garage去把它推出來,連同穿著裙子的季茜姐也加入這個行列,真的是精神可佳,是應該頒發一個當日的最佳精神獎給她,犧牲形象願意和我們把車子從低處的garage推上坡,這是個吃力的勞動,連她都這麼努力了,我們更沒有理由不伸出雙手來認真的把車推上。
大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首要的艱鉅工作,就等藍爸把另外一部車開上來進行通電的動作,讓prado可以發動上路。當藍爸將車子駛近prado後,我們將上午理剛哥買的一條電纜線架上,結果是因為纜線的電流量不足而無法讓車子發動,此時只好救助技術團葉伯,請教他要如何才能成功發動,他告訴我們方法後,理剛哥和季茜姐即到山下的Toyota借人力、借電纜,沒想到專業人員上來用不到五分鐘就把我們處理二個小時的問題解決了,當場這些台灣醫師還自我解嘲的說:「醫生只能醫人,不會醫車,還是術業有專攻,每種專業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和重要性。」
沒有錯,就像是電腦人才一樣,當我看原銘和林益在修電腦時,就曾經在腦海裡想過這個問題,在還沒確認電腦的問題所在時,他們也是一步步的深入,確定何處沒問題、何處可能會有問題,就好像醫生在看病、問診一樣,漸進式的判斷問題所在,因此醫生可以另外再加以附上一種專業的稱謂,比如:電腦醫生、衛政醫生、植物醫生,或者汽車醫生等,每一個行業都存在著「醫療」的功能,主要的分別就在於「醫什麼?怎麼醫?」這也就是每個專業存在於社會的價值,當然也是每個行業試圖在成為一種被認同專業前,所必需要的自我論述與自我行銷,要成為社會上被認定的專業之一,就必需告訴社會大眾我在醫什麼?我怎麼醫?治療後續的成效為何?如何追縱?等等。
一個早上就這樣的耗費掉,我們在推車,當然就像是push自已一樣,激勵自已時時刻刻都要有高度成就的欲望和想像力,任何一件發生在生活中的事例都無不充滿了哲理,透過完整的哲思能夠帶著自已往一個無止境的知識叢林前進,很多思考都是在日常的點點滴滴中獲得,我們把車推到可以通電流的地方,當然未來也要把醫療團推向可以一個擁有完善功能的定位點,更重要的是要記得把自已推往一個可以邁向成功的康莊道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