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5日 星期日

布落格終於用的差不多了!

哇!真是夠久沒有上線寫一點生活記錄了,11/22是忙於進行我們結訓精彩的節目,11/23是到總統府讓總統召見,這星期真的很多彩多姿,唯一比較讓我感到不順暢的就是我們電腦從學昆那裡co了去總統府的照片之後一傳上我的LABTOP就直接中了特洛依病毒…真的很慘,整台電腦又重灌了一次,這是自專訓以來中毒次數的第二次了,二個月內可以中二次毒也算是強了,平均一個月一次…嘖嘖嘖…。
不過這個星期高興的事情還是比電腦中毒來得讓我印象深刻多了,第一就是我在專訓期間有幸被「選」為中階英文班班長,負責管理和傳達教學小組和輔導員的「指示」,以及幫同梯的同仁們連絡一些鎖事,雖然有時候還蠻忙的,但我覺得自已卻也做的很快樂,而我因此而獲得責任幹部的頒獎,我想這份殊榮應該是要與所有二個月來一起和我合作的二十八名「同班」共享才對,謝謝大家了!^^
第二件讓我覺得很開心的事情就是總統的接見,讓我一開始就很驚訝「我們竟然可以走正門」,記得總統府的志工曾說過:「正門是總統和要接待的外賓才可以走的門」,但總統竟然對我們這麼的禮遇,讓我們以接待外賓的方式進到總統府,然後由裡面的公關人員一路引領我們上到過去被稱之為「介壽堂」的「大禮堂」。在陳總統的致詞當中可以感受到他很在意的就是一種務實的平民外交,外交替代役的制度就是由他所創立的,在他首度到海外進行鞏固邦誼的外交之旅時就發現,目前台灣海外合作技術團的成員普遍有年齡老化的現象,台灣政府應該培養一批可以投入國際合作事務的生力軍作為未來海外技術團的人員儲備,這個計劃很成功,從第一屆的三十五個人到現在的一百多位青年學子願意在碩博士或者大學畢業後,頂著一技之長遠赴海外去服外交役,這個成績是很顯著的,但像這種正面而有助於台灣士氣的新聞從來不加以報導,這也是台灣新聞媒體界的一大悲哀之處。話說回來,讓總統接見的我們也沒有讓總統先生失望,因為我們的致詞代表聖多美-林育宏小弟弟的一翻感人的講話內容,讓我們感受到自已背負台灣形象使命的重要性,在服役的過程它不是為了自已而已,我們是到國外去進行國際合作的組織團隊,我們的組織總名稱叫做「台灣」,它是我們的名字!最後和總統先生和黃外交部長合照完,我也和大家一樣前去和他們兩位握手,特別是黃部長在和人家握手的那一剎那讓很多人也很感動,因為他對每一隻願意和他握手的手都用了很有POWER的力道來握,眼神深深的看著你感覺就是很尊重我們這一群小伙子,然後對每一個人都說了好幾次的加油!很感動…。歷史是一代一代的在改變,台灣統獨對立的情況也應該要獲得中肯的改善的,台灣就是我們的國家,我相信下一代的我們更相信為自已的努力和釋出對他人的善意,這個世界就會愈來愈不同,我覺得:要有希望。
沒辦法當我自已看完自已寫的東西時,都覺得自已很理想化,但無論台灣走出國際社會是不是只是一個口頭禪或者理想,努力的人生態度就是應該的,它不是單指上述的理想化想法而已,而是指平常做事情的態度,理想要變成一個可以透過實踐而完成的目標,然後身體力行往設定好的目標前進,理想就會愈來愈接近,但如果連第一步都不願意走的話,那理想也永遠都是那麼的遠,不是嗎?

沒有留言: